一、专业简介
《成人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以系统和功能为主线,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讲述了成人主要健康问题的护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疾病在临床护理中的应对方案;提高对健康与疾病本质的认识;初步了解与病理学知识相关的应用领域。而创伤病人的护理属于外科学护理范畴的一个疾病,随着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活动范围的扩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运输的多样化、青少年的自控能力等问题,使得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增多,而创伤后救护工作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作为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处理流程,对维护病人的生命,防止再次受伤,减轻病人的痛苦,进一步创造诊治条件有着重要的医学意义。在课程育人教学过程中,将办学理念、思政教育与医者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有机融合,用多元化的课堂互动和作业引导学生建立学习自信、能力自信、文化自信、职业自信,切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把“思政”育人目标、“思政”理念的认知性学习与价值体验、个人感悟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课程整体设计思路如下:
二、教学目标
(一)课程教学目标
《创伤病人的护理》的人才培养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具有大爱精神的临床护士。通过这一模块情景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政、知识、行为及素养等方面取得相应的成果,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个人修为,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思政育人目标
1、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打破网课沉默式课堂”的理念,布置教学互动环节,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
2、思政育人目标
3、育人主题
在讲授本章节内容时引入医护人员用无私大爱的奉献精神救助患者的视频,带给学生职业的思考,培养学生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具有大爱精神的临床护士。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的分类及护理评估
(2)创伤的现场评估和实施急救护理措施
2、教学难点
(1)创伤的现场评估和实施急救护理措施
(2)根据病情判断能进行正确的抢救,操作标准注意无菌观念
三、教学实施过程
1、分析学情
2、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
整体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授课内容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看、说、学、思、练;分别对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穿线。
教学案例:
黄先生,46岁,工人,平时身体健康,近期经常加班,今日下班回家途中突发不适,摔倒在地。摔倒时左头部着地,可见血液流出。现场查体:患者颈动脉波动消失,发现呼吸心跳停止。
诊断:心脏骤停,头部外伤。
思考:
1)该病人立即实行现场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
2)该病人入院后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1)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将心肺复苏微课视频发至班级群,学生通过课前视频进行自学,掌握操作要领、熟练操作步骤以及认识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性。
(2)课中:“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
看: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引入本节课内容,用视频说明大道理,融入思政培养护士的责任感--为职业生涯做好规划。用图片展现办学理念。
说: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设计动感随机点名--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到”的学习,勇于挑战,敢于创新。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与目标。
学:教师借助讲解、演示、设问、图片和平台的连麦功能分析重点知识,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和树立学习的信心。
思: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等内容融入案例分析习题、小组情景模拟、重点内容讲授等内容进行学习情况的演示,将知识、能力和素养内化于学生内心。
练:将护考真题融入课堂,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布置课后多元化作业--动手能力训练、健康知识的宣传板报等内容,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学习能力。
(3)课后提升:教师通过课后作业查缺补漏。通过多元化作业内容形式,将自己的职业性质结合学习,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把素养融入职业使命,把大爱之心融入职业道德情感。
4、形成性评价
《成人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播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信息,有效促进健康行为的一门学科。在课程中贯彻“四导”、“三全育人”精神,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办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大爱思想和职业使命。例如在课程引入我校师生共同抗疫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情怀、在教学环节中设置规范的操作视频引发学生对医者精神的感悟、在课后作业中鼓励学生完成技能训练,即使疫情我们也可以利用身边现有的条件提升自己的技能。使课堂成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综合课堂。课程创新:采用五位一体以任务驱动,达成看、说、学、思、练五位一体教学目标达成教学任务,发挥以“学生为主体”带动课堂将理论与技能融合。
四、教学效果
1、案例开展的意义和价值
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在课件制作上加入了“课堂动感点名”、“盲盒猜题”等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
2、主要成效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和“以大爱之心办学,用大爱之举育人”的办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大爱思想和职业使命。通过课前和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在教学环节中设置规范的操作视频引发学生对医者精神的感悟、在课后作业中鼓励学生完成技能训练,即使疫情我们也可以利用身边现有的条件提升自己的技能,使“线上+线下”模式的课堂成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综合性课堂,引导学生建立学习自信、能力自信、文化自信、职业技能。
(三)特色与创新
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在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巩固环节,通过教学微课、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和思维拓展,更加深刻地认识课程,树立学好课程的信心,领会白衣执甲、丹心为矛的课程思政元素。
2、以学生为主体,聚焦素质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情景化、任务化、个性化、讲授法、探究法、PBL项目教学法、闯关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联合使用。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入思想政治、学生修为、心理健康、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与教学深度融合,着力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职业院校德技双修的学生。
3、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大爱精神等思政元素贯穿整个课程
通过这一模块情景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思政、知识、行为及素养等方面均要达到相应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个人修为体现;有能终生学习的观念;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反思:因为是线上课程,尽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程,保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挑战和盲盒抽题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程中多次融入我校办学理念,并将四导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学习,将人文关怀、护患沟通等内容渗透到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做一名有大爱、有温度的护士。
改进:在教学课堂把控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能力自信、文化自信、职业自信。个人应加强思政学习,明确思政目标,并制定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的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深度挖掘知识点、能力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机地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切实做到知识、能力和思政目标有机结合,润物无声。